老子銅像所出之關在哪里???
一般人提起孔子都會想到老子,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老子這位偉人。根據歷史記載孔子曾求教與老子,可見老子也是一位偉大的思想家。還有一些關于老子隱居的故事。根據司馬遷的記載,老子前往隱居地的途中,路過一座關隘,在關前被關令尹阻攔而寫下了《道德經》上下篇五千言而去。司馬遷并沒有明說這個關是哪里。而到了抱樸子葛洪所寫的《列仙傳》中則明確指稱為函谷關。
在歷史上有兩座函谷關,位于三門峽靈寶市的秦函谷關和位于洛陽新安縣的漢函谷關。在這兩個函谷關,都有與老子有關的紀念建筑。有一次我到新安縣漢函谷關去,在關樓前有雞鳴臺與望氣臺。關城東門有一副楹聯“功始將粱今附驥,我為尹喜誰牽牛”。關樓西門也有一副楹聯“勝跡漫詢周柱史,雄關重睹漢樓船”。都把老子作為一個重要的元素。結果,有同行者說,錯了!老子所出之關在三門峽靈寶,不在這里!
我當即就對他說,未必不是這里!首先,司馬遷并沒有明講老子所出的是什么關。并不能因為東晉時期的文獻來確定老子所出一定就是靈寶的函谷關。春秋時期的洛陽,是周王室的所在。周天子雖然已經失去了禮樂征伐的權力,但畢竟還是天子。在洛陽的周圍修建關隘,也是順理成章的事情。
當然我們并不知道洛陽周圍的關隘都在哪里。但是,新安縣地處洛陽的西門戶,在這里修建關隘對于防守洛陽城非常重要。當然,我們還需要等待考古發現來證實我的假設。目前在新安縣漢函谷關一帶發掘出了漢代的關城等遺址。而漢函谷關已經作為絲綢之路的一部分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之中。
因而,假如真的有老子出關這件事情的話,老子所出之關,未必就不是新安縣的漢函谷關!甚至于,就可能性來分析,老子出漢函谷關的可能性在出秦函谷關之上!當然了,作為中華民族共同的精神財富,在靈寶和新安都建有老子的紀念建筑,也未嘗不可!泉州還有一尊著名的老子銅雕像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