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峨眉山與佛教普賢菩薩的淵源
我們知道佛教四大名山都是,金五臺、銀九華、銅普陀、鐵峨眉,那么我們來先說說眾多銅雕的峨眉山吧。
眾所周知,中國有佛教四大名山,分別是普陀山、九華山、五臺山、峨眉山。四大名山不僅因獨特的風景而聞名,更是因他們是傳說中的四大道場而被熟知,民間傳說中四位菩薩分別顯靈于四大名山處,因此四大銅佛像與四大名山也有了密切的關聯,四大銅佛像分別為人盡皆知的觀音菩薩銅佛像、地藏菩薩銅佛像、文殊菩薩銅佛像、普賢菩薩銅佛像,四位銅雕佛像造型各異,各持有不同的法器與坐騎,無論是在神話傳說,還是現代人的信奉中,四大菩薩都具有至高無上的尊位,普賢菩薩 (梵文 Samantabhadra),音譯為三曼多跋陀羅,曾譯為遍吉菩薩,大乘佛教的四大菩薩之一,象征著理德、行德,與象征著智德、正德的文殊菩薩相對應,同為釋迦牟尼佛的左、右脅侍。此外,毗盧遮那如來、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被尊稱為“華嚴三圣”。萬年寺,四川峨嵋山歷史最悠久的古剎之一,相傳為漢代采藥老人蒲公禮佛處;東晉隆安五年(401)創建時名普賢寺;唐乾符三年(876)慧通重建,易名白水寺;宋稱白水普賢寺;明萬歷二十八年(1600)重修時,神宗賜額“圣壽萬年寺”,沿稱至今。公元1世紀中葉,佛教經南絲綢之路由印度傳入峨眉山,藥農蒲公在今金項創建普光殿。公元3世紀,普賢信仰之說在山中傳播,中國僧慧持在觀心坡下營造普賢寺(今萬年寺)9世紀中葉,宋太祖趙匡胤,派遣以僧繼業為首的僧團去印度訪問。回國后,繼業奉記來山營造佛寺,譯經傳法,鑄造重62噸,高7.85米的巨型普賢銅佛像供奉于今萬年寺內,成為峨眉山佛像中的精品,文化、藝術價值極高。千百年來,峨眉山這個“佛門圣地”便以“普賢道場”之名,與山西五臺山、浙江普陀山、安徽九華山并稱為中國佛教四大名山蜚聲中外。
而古往今來,世界各地都有信徒不辭路途遙遠的來各個佛教名山,前來拜訪,如今銅雕越來越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