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人物銅雕
發布時間:2019-03-23點擊量:70
魯迅是一個很偉大的人物,但多年來,雜音可不少。譬如,把魯迅捧上天又壓下地者有之,把魯迅拜為神又誣為鬼者有之,把魯迅當敲門磚利用,然后又以臭石頭棄之。魯迅學被弄得面目全非,甚至遍體鱗傷。
至今,我還一直認為,魯迅是偉大的,是值得崇敬的。但視其業績、其思想、其人格、其精神、其傳統,卻真的不易找到一個準確的詞或斷語來界定。也許,這就是偉人的歷史價值,后人還未真正認識,只是一時難于“蓋棺論定”吧。不過,經過歷史的洗禮,時間的考驗,還原魯迅或重新認識魯迅、評價魯迅,應該是時候了。
不論從魯迅的史跡、文本、言行看,這三個字的評價還是貼切的。第一,連片言只字都敢于公之于世。他的《全集》應該是最全最真的。不像某些人,隨著形勢變化而把初版、次版、三版一改再改。第二,他最直率,而且最堅毅,說話辦事不會遮遮掩掩,轉彎抹角或故弄玄虛,對那些“瞞和騙”更是深惡痛絕。尤其在白色恐怖中,敢于以匕首投槍左沖右突,始終站在時代的潮頭。第三,他不但宣示“文藝總根于愛”,而且堅守“中國人魯迅”的品格,靈魂深處就是一個大大的“愛”字。其實,魯迅是說不盡的。
縱然眾說芬紜,可以進行自由、民主、平等的爭鳴,但我始終認為,對魯迅給予多高的評價都不為過。有良心而又認真學習魯迅、研究魯迅的學者,會有同感的。自有公正的“話語權”。
綜觀魯迅研究史,盡管魯迅在海內外老遭扭曲,其偉人人物銅雕多么難雕,但是,只要我們懂得如何學習魯迅、研究魯迅,并且付諸真情實意,終會觸摸到魯迅的精神、思想與人格,起碼不會走向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