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么說銅佛像有著重要的發展地位
發布時間:2019-03-25點擊量:32
佛教傳入中國后與中華文化融合,與儒、道共同成為中華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銅佛像廣義上含佛、菩薩、羅漢、明王、諸天等雕刻神像。其像雖有雕塑像、畫像二種,然僅雕塑像稱佛像,畫像則稱圖像。
佛教最重要就是銅佛像,信眾對佛像進行禮拜,而非對著畫像。佛像是佛教的有形載體,是佛教精神和智慧傳達的可視過程,也是弘揚佛學佛法的造型藝術,旨在讓人們面對佛像時心生歡喜,從而渴望親近,并經由此產生進一步接觸佛學,認識并了解佛陀為代表的佛學的智慧。是一個受想行識的過程,經由眼之所見,有所感,有所悟,有所識,也是眼見、認識、接受、思考、思想、行動、意識、意念等相關關系的形成過程。
銅雕具有深厚的文化承載力,包括佛教在內的很多優秀精神文明成果都是銅雕創作不可或缺的題材內容。銅雕作為一種有形的物質文化,于中華文明發展中占據著重要的位置,銅雕將中華民族的創造力和想象力鮮明地印刻其上。佛教題材中的造型藝術為銅雕的文化承載力注入了深刻的人文內涵。
銅佛像能夠幫助人類對生活的美好愿望順利達成,銅雕有不同尋常的宗教象征意義。佛學教義提倡真善美,尤其是大乘佛教義理深刻,勸人向善,普度眾生。因此,銅雕能與佛教結緣,是一種必然結果。
作為中國傳統文化的這兩種重要組成部分的聯系已經滲透進中華文明的各個方面。只要我們從文化現象來直觀感受,就可以看出佛教文化與銅雕文化的相互滲透,在各個歷史時期的佛教藝術題材都極大地豐富了銅雕的表現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