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寺院都在供奉著什么銅佛像
銅佛像是我國傳統的宗教雕塑藝術,常被請回寺院擺放供奉也因此,佛教有眾多宗派,不同的佛教場所所供奉的佛像也不一樣,那么寺院供奉的銅佛像都有什么呢?
首先是佛陀銅像。在大乘佛教中有很多佛,眾佛也有多個化身。比如橫三世佛、縱三世佛、五方佛等,各個寺院都有可能供奉一尊甚至是多尊佛像。佛陀的銅雕像一般供奉在寺廟的大雄寶殿中,以本師釋迦牟尼佛為主。大雄寶殿一般是寺院的主體建筑,是寺院對外最重要的一座大殿之一,供奉最主要的佛。過去燃燈佛、未來彌勒佛也會有不少寺廟在供奉著。
在寺院的室外,通常還會有一尊接引佛,即西方阿彌陀佛,寓意是接引眾生,免遭生老病死苦的輪回苦難。除了諸佛雕像外,就是菩薩雕像。在我國民間,對于那些善待他人,替他人著想的人,人們會稱之為活菩薩。從這種說法中,也可以很清楚地看出,人們對于菩薩的理解肯定是非常慈悲。自古以來,就有佛教四大菩薩之說。
分別為地藏王菩薩、觀世音菩薩、文殊菩薩、普賢菩薩,不同的菩薩所修持的佛教思想是略有差異的。地藏王菩薩也是大愿菩薩,“地獄不空,誓不成佛”就是他的標識語,他要教化所有六道眾生,讓一切眾生都能超脫,前往西方極樂世界。觀世音菩薩又叫做大慈大悲觀音菩薩,民間關于他的傳說甚多,比如三十三觀音、送子觀音一類的等等。
寺廟中常見的觀音菩薩像有兩種:室外擺放的滴水觀音/楊柳觀音,以及室內擺放坐像觀音菩薩像。室外擺放的觀音菩薩像一般由銅雕刻而成,室內的材質選擇則更具多樣化。大智文殊師利菩薩、大行普賢菩薩,則分別表示他們是向眾生傳播智慧、行教佛教思想的菩薩。一般寺院比較少會將四尊菩薩雕像同時擺放在一起,這個方面主要是看寺院的規模和寺院的需求而定。
以上這些佛像雕塑幾乎在稍大一些的寺院都能看到,在一些寺院也能看到一些擺放室外的小沙彌銅佛像,十分討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