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銅雕承載著文化精神
發布時間:2019-04-02點擊量:36
城市銅雕作品點綴裝飾著人們的生活,靜靜演繹著“城市,讓生活更美好”的主題,現在專家和市民都翹首以待城市雕塑的日新月異,借以提升城市的美好形象。
“高度認同感”與“深度喜愛感”是衡量一座城雕成功與否的標準。此前進行的一項關于上海城雕現狀的調查中,有80%的城雕被市民認定為平庸之作,優良和低劣的比例各為10%。數據僅供參考,結論大致準確:從布局和數量上看,令人刮目相看;而從質量和影響上看,卻乏奪人心魄之作。就微觀而言,精美可喜之作時有撞入眼簾;而從宏觀而言,具有經典意義的城雕尚暫付闕如。標志性城雕的缺憾,容易讓“為民所愛”的蓬勃熱情落空,仿佛美麗群羊少了偉岸的領頭羊。
正如雕塑家唐世儲所言,我們說到廣州,會想到五羊雕像;深圳的“開荒牛”、珠海的“漁家女”、蘭州的“黃河母親”,這些雕塑都成為了城市形象的象征。而像丹麥的美人魚、紐約的自由女神像更是一個國家的文化符號,甚至代表了一種國家精神。反觀上海,到現在為止,還沒有產生過真正能夠代表這座城市精神和形象的城雕精品。這份遺憾,不能不成為人們的心頭之痛。城雕的表面職能是美化空間,而其深度功能卻是文化載體。
城雕不僅是一種城市形象工程,更是一種城市文化工程。城雕的職能屬性更應強調文化功能。每一個城市都有自身的文化優勢,形成自身的地域特征即城市個性。城雕的內涵和典型形象,凝聚著人文的精神與價值,因突顯人文,而使城市有了個性的差異,因彰顯文化,而使城市有了歸屬和昭示的力量。
城市銅雕作為城市的人文環境要素之一,將使環境更富人文色彩,區域功能指向更加鮮明,城市文化更為豐富多彩。尤其對文脈的梳理和資源優勢的整合,是城雕更宜體現優于其他城市構成因素的突顯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