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龍銅像傳承永不服輸的精神
李小龍,華人武術哲學家,他把功夫傳播到了世界各地。直到現在,也有許多人敬仰李小龍,學習李小龍,甚至還有人為他建立了李小龍人物銅雕。
李小龍的偉大在于,把當時世界的武術理論提高了一大截,但李小龍并不是終點,李小龍之后,后來者仍然可以站在李小龍的肩膀上,將武術理論繼續向前發展。李小龍同時也是一個偉大的武術教育家,他主張根據學生不同的特質進行教學(正如他在《盲人追兇》中做的一樣),他常說,老師只是打開一扇門,但學生卻要自己走進去。(如《龍爭虎斗》中李小龍所說:就像直覺的把手指向月亮,如果反應慢了,就只能看到手指,而看不到月亮的光華了)了解了這一點,就能明白。
一個主張思想自由解放的人被神化了,一個主張“以無限為有限”,去追求無限知識與真理的人,被當成了真理和知識的終點。李小龍曾說,1970年的截拳道,與1969年的截拳道肯定不同。如果李小龍不死,那么截拳道還會繼續發展。我們學習李小龍,除了學習李小龍留下的知識,更重要的,是學習李小龍思想的自由,追求真理,不自我設限的精神。如果說有后人超越了李小龍,那并無損于李小龍的偉大,就像如果沒有牛頓的經典力學,也就不會有后來的相對論與量子力學等理論。而后者并無損于牛頓的偉大一樣。
李小龍創立了截拳道,什么是截拳道?截拳道是一種武術體系,但首先是一種思想方式。這個思想方式,就是拋棄形式和固有思維的干擾,從事物的本質去思考。就像風只是現象,而本質是能量的轉移導致空氣分子的流動一樣。水是不受限制的,沒有固有的形態,猶如思想的自由。截拳道技術主張的簡單直接,和李小龍“誠實的表達自己”的思想方式是相通的。而截拳道,就是去掉表象,從事物本質出發去思考的武術。所以,李小龍不僅是武術家,更是生活的藝術家。他的理論不僅適用于武術,也適用于人生的方方面面。
李小龍在武術中達到了這一境界,這個世界也有很多人,在自己的領域里達到了這一境界。他們不叫做截拳道,但與截拳道有同樣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