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生肖銅雕塑中的文化
十二生肖銅雕塑是中國及東亞地區的一些民族用來代表年份的十二種動物。它是由十一種源于自然界的動物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所組成,用于記年,順序排列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每個人都以其出生年的象征動物作為生肖,所以中國民間常以生肖計算年齡。
中國除了用生肖紀年外,還用與之相應的十二支紀月、紀日、紀時(時辰)。十二生肖(獸歷)也廣泛流行于亞洲諸民族及東歐和北非的某些國家之中。有諸多詩人寫有描繪十二生肖的詩詞。同時,十二生肖還被用于中藥藥材、動畫片及成龍電影名稱。十二生肖,是由十一種源于自然界的動物即鼠、牛、虎、兔、龍、蛇、馬、羊、猴、雞、狗、豬以及傳說中的龍所組成,用于記年,順序排列為子鼠、丑牛、寅虎、卯兔、辰龍、巳蛇、午馬、未羊、申猴、酉雞、戌狗、亥豬。生肖也稱屬相,是中國民間計算年齡的方法,也是一種十分古老的紀年法。
如今漸漸演化成中國人的習俗。是中國和東亞地區的一些民族用來代表年份和人出生的年號。生肖的周期為12年。正式使用生肖在人身上的記錄,最早在中國南北朝時期的北周。例如《周書·列傳第三》中,記載了宇文護的母親寫給他的一封信。信中說:“昔在武川鎮生汝兄弟,大者屬鼠,次者屬兔,汝身屬蛇”。一些中國西部、漠北的國家如黠戛斯、吐蕃、大蒙古國等則以生肖紀年,例如《唐書》中記載:“黠戛斯以十二物紀年,如歲在寅,則曰虎年”。
《宋史.吐蕃傳》記載說,吐蕃首領在敘事時,以物紀年,所謂“道舊事則數十二辰屬日,兔年如此,馬年如此”。《蒙古秘史》:“兔兒年,斡歌歹出征金國,派出者別為先鋒,擊敗金軍,殺得金軍積尸如爛木堆”,也說明大蒙古國是采用兔兒年、馬兒年等動物紀年。
生肖產生于遠古動物崇拜,圖騰崇拜的氛圍之中,人們僅是用動物來借代序數符號與地支相配,為什么選擇這十二種動物,誰先誰后,按照什么樣的順序排列并沒有定論,由于生肖是產生于遠古的古老文化,因時間的久遠人們已將排列的初衷丟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