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羅漢銅像的具體介紹
想必大家應該都聽說關于十八羅漢的故事,那么十八羅漢銅像都是誰呢?下面就給大家一一介紹十八羅漢人物。
一:賓度羅跋羅墮閣尊者——坐鹿羅漢。全名賓頭盧·頗羅墮,又名坐鹿羅漢,其名譯為「不動利根」,如如不動,利根堅固。端坐神鹿、若有所思 泰然自若、清高自賞。
二:迦諾迦代蹉尊者——歡喜羅漢。又稱迦諾迦代蹉尊者,妖魔除盡、玉宇澄清揚手歡慶、心花怒放。
三:諾迦跋哩陀尊者——舉缽羅漢。諾迦跋哩陀尊者原是一位化緣和尚。他化緣的方法與眾不同,是高舉鐵缽向人乞食,成道后,世人稱其為“舉缽羅漢”。他是一位慈悲平等托缽化緣的行者。藉托缽福利世人,予眾生種植福德,并為他們講說佛法,以身教、言教度化眾生。
四:蘇頻陀尊者——托塔羅漢。七層寶塔、佛法通靈 威而不怒、道行超群。是佛祖最后一名弟子,他為了紀念師傅,特地把塔隨身攜帶,作為佛祖常在之意。
五:諾距羅尊者——靜坐羅漢。又名為大力羅漢,清凈修心、神態(tài)自若 安詳瑞慶、進彼極樂。
六:跋陀羅尊者——過江羅漢。身負經卷、東渡傳經 跋山涉水、普渡眾生跋陀羅三字。他的母親懷孕臨盆,是在跋陀羅樹下產下他的,因此就為他取名跋陀羅,并將他送去寺門出家。
七:迦理迦尊者——騎象羅漢。騎象軒昂、頌經朗朗 心懷眾生、目及四方。迦理迦本是一位馴象師,出家修行而成正果,故名騎象羅漢。
八:伐阇羅弗多羅——笑獅羅漢。他是佛教十八羅漢的第八位,為梵語Vajraputra 的音譯。原是一名獵人,因為學佛,所以不再殺生,獅子來謝,故有此名。
九:戍博迦尊者——開心羅漢。開心見佛、各顯神通 相互比莫、佛力無窮。開心羅漢在出家前是一名乞丐,曾袒露其心,使人覺知佛于心中,所以就叫做開心羅漢。
十:半托迦尊者——探手羅漢。安悠自在、呵欠伸腰 神志靈通、自得其樂。他被稱為探手羅漢,因他打坐時常用半迦坐法,此法是將一腿架於另一腿上,即單盤膝法,打坐完畢即將雙手舉起,長呼一口氣。
十一:羅怙羅尊者——沉思羅漢。佛祖十大弟子之一。他的特征面相豐腴、蠶眉彎曲、秀目圓睜、敦厚凝重的風姿之中帶有逸秀瀟灑的氣韻。沉思羅漢是釋迦牟尼的親生兒子,佛陀十大弟子中,佛法道行居首位。
十二:那迦犀那尊者——挖耳羅漢。閑逸自得、怡神通竅 橫生妙趣、意味盎然。習慣上稱那先比丘,以論耳根清凈聞名,所以稱挖耳羅漢,這位羅漢住在印度半度坡山上。
十三:因揭陀尊者——布袋羅漢。無量壽佛、乾坤寶袋 歡喜如意、其樂陶陶。因揭陀相傳是印度一位捉蛇人,他捉蛇是為了方便行人免被蛇咬。他捉蛇后拔去其毒牙而放生于深山,因發(fā)善心而修成正果。他的布袋原是載蛇的袋。
十四:伐那婆斯尊者——芭蕉羅漢。悠閑隱逸、傲視太虛 仙風道骨、超脫凡塵。相傳他出生時,雨下得正大,後圖中的芭蕉樹正被大雨打得沙沙作響,他的父親因此為他取名為雨。他出家後修成羅漢果,又相傳他喜在芭蕉下修行,故名芭蕉羅漢。
十五:阿氏多尊者——長眉羅漢。巴林石雕長眉羅漢慈祥老者、得道高僧 通察大千,心領神會。跟騎象羅漢一樣,也是佛的侍者,傳說自從出生時就有了兩條長眉了,所以叫做長眉羅漢。
十六:注茶半托迦尊者——看門羅漢??撮T羅漢威武標桿、警覺凝視 禪杖在握、勇熾邪魔。他是佛祖釋迦牟尼親信弟子之一,他到各地去化緣,常常用拳頭叫屋內的人出來布施。
十七:迦葉尊者——降龍羅漢。十八羅漢的第十七位。他是在清朝由乾隆皇帝欽定的。龍王偷佛經,他降服了龍王,奪回佛經,立了大功,所以叫做降龍羅漢。
十八:彌勒尊者——伏虎羅漢。在中國佛教領域,最高佛道的釋迦牟尼佛 (如來佛祖)座下處十八羅漢。因為在寺廟外經常遇到一只饑餓的老虎,他經常把齋飯分給這只老虎吃,所以就叫伏虎羅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