銅鐘的發展
發布時間:2019-08-02點擊量:88
我們在寺廟都會看到銅鐘,每天寺廟里的僧人都會敲鐘,鐘聲會傳播很遠。那么,您知道銅鐘是什么時候出現的嗎?銅鐘的作用又是什么呢?今天我們來了解一下銅鐘的發展史。
銅鐘最早出現在原始社會,那時候的銅鐘是作為禮器使用的。當時的有木鐘、有用竹子制作的鐘、也有陶制的鐘,是一種樂器,通過敲打會發出悠揚的樂曲。隨著人們發現了金屬銅,就出現了青銅鐘。古代的銅鐘有特鐘和編鐘兩種,我們現在常見的一個銅鐘單獨懸掛著的就是特鐘。
編鐘,是由16個大小不一的銅鐘,經過整齊排列組合而成。古代的宴會上都會有編鐘演奏,可以說編鐘是當時朝代演奏樂器中的一種。編鐘在古代興盛,當代的銅鐘都是特鐘,比如普陀六和銅鐘高2.7六米,口徑1.76米,寓意世界和諧。
銅鐘歷史悠久,從青銅器時期人們就知道用銅鑄造鐘。相交木質鐘和竹制鐘,銅鐘的耐腐蝕性,硬度和使用壽命方面要更加長久,所以銅鐘逐漸替代了木質和竹制的鐘。現在人們制作鐘首先考慮的材料也是銅,因為敲擊銅鐘所發出的聲音,渾厚、悠揚,是敲擊其他材質制作的鐘所發出的聲音不能比擬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