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物雕塑孔子的寓意
發布時間:2019-10-21點擊量:232
人物雕塑可以說是應用較為廣泛,具有一定人文教育、時代象征教育和人物精神傳承教育意義的一種雕塑。比如咱們校園中最常見的的孔子,首先學校是教書育人的地方,孔子是中國歷史上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學派的創始人,學校當中擺放他的人物雕塑最合適不過了。
孔子生平
孔子開創了私人講學的風氣,倡導仁義禮智信。他曾帶領部分弟子周游列國前后達十三年,晚年修訂《詩》《書》《禮》《樂》《易》《春秋》六經。相傳孔子曾問禮于老子,有弟子三千,其中賢人七十二。孔子去世后,其弟子及其再傳弟子把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語錄和思想記錄下來,整理編成儒家經典《論語》。孔子在古代被尊奉為“天縱之圣”“天之木鐸”,是當時社會上的最博學者之一,被后世統治者尊為孔圣人、至圣、至圣先師、大成至圣文宣王先師、萬世師表。
其思想對中國和世界都有深遠的影響,其人被列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隨著孔子影響力的擴大,祭祀孔子的“祭孔大典”也一度成為和中國祖先神祭祀同等級別的“大祀”。
一次,孔子在東游途中,被一位童子擋住了前行的去路。孔子從車中探身出來,詢問童子姓名。童子答曰:“項橐”。孔子也自報了家門。當小項橐得知面前這位老先生乃是孔子時,決定出一道題,考一考這位博學者。項橐問:“夫子可知道,天上有多少顆星星,地上有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搖搖頭,說:“實在慚愧,我答不出來。”項橐得意地說:“我來告訴你,天上有一夜星辰,地上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兩根眉毛。”孔子敬佩眼前這位童子,于是下車向他行了禮。孔子對弟子說:“三人行,必有我師焉。”
一個人,不論位階有多高,學問有多大,都要時刻保持謙虛,不要因為他人年齡幼小而心存輕視。孔子能做到,我們普通人更需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