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八羅漢銅像都有誰
發(fā)布時(shí)間:2019-11-25點(diǎn)擊量:173
提到十八羅漢銅像我們耳熟能詳,若問他們姓字名誰,是何來歷恐怕知道的人就不多了。羅漢又稱阿羅漢,是指能斷除一切煩惱,達(dá)到涅槃境界,不再受生死輪回之苦,修行圓滿又具有引導(dǎo)眾生向善的德行,堪受人天供養(yǎng)的圣者。
羅漢原屬佛門之中的小乘佛教,但在佛祖釋迦牟尼的規(guī)勸和鼓勵(lì)下,小乘佛教的羅漢們便紛紛轉(zhuǎn)向“往世不涅”的大乘佛教,于是在大乘佛教之中,羅漢們有了他們新的地位。
“十八羅漢”是在中土的佛教之中,十八位永住世間、護(hù)持正法的阿羅漢,這十八位羅漢均為佛祖釋迦牟尼的弟子。釋迦牟尼佛為使佛法在佛滅度后能流傳后世,使眾生有聽聞佛法的機(jī)緣,便囑咐十六位羅漢永住世間,弘揚(yáng)佛法。佛教最初在傳到中國時(shí),原本只有十六位羅漢,但至唐末便開始出現(xiàn)了十八羅漢的雛形,而到了宋代時(shí),則盛行十八羅漢了。
“十八”在中國是吉數(shù),許多事情都要用“十八”來表示,諸如“十八般武藝”、“十八層地獄”、“祖宗十八代”等等,所以,羅漢也必須是“十八”位。
一:“坐鹿羅漢”,
二:“歡喜羅漢”,
三:“舉缽羅漢”,
四:“托塔羅漢”,
五:“靜坐羅漢”,
六:“過江羅漢”,
七:“騎象羅漢”,
八:“笑獅羅漢”,
九:“開心羅漢”,
十:“探手羅漢”,
十一:“沉思羅漢”,
十二:“挖耳羅漢”,
十三:“布袋羅漢”,
十四:“芭蕉羅漢”,
十五:“長眉羅漢”,
十六:“看門羅漢”,
十七:“降龍羅漢”(迦葉尊者),
十八:“伏虎羅漢”(彌勒尊者)。
其中的第十七、十八兩位羅漢,還是由蘇軾命名出自于《自南海歸過清遠(yuǎn)峽寶林寺敬贊禪月所畫十八大羅漢》,乾隆皇帝欽定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