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王府門口擺放銅獅子的寓意
發布時間:2020-04-06點擊量:6
在北京王府門口都擺放一對銅獅子,在北京的皇宮、王府官衙、寺廟等門前以及橋梁甬道上常常擺放一對石雕獅子。他們有什么寓意呢?獅子在古代文化中體現出尊卑等級、降妖除魔、辟邪祈福的含義。在佛教當中獅子有護法之意,在宮殿和王府前主要是鎮邪和守衛的作用。在文化含義上,獅滾繡球象征“事事如意”,所配的綬帶表示“好事不斷”,雌獅伴幼獅表示“子嗣昌盛”。
北京的獅子大部分由石材雕刻,其中漢白玉石雕刻的多用于皇家。也有鑄造的金屬獅比如鎏金銅獅、鑄銅和鑄鐵獅,鎏金銅獅也只能用于皇家。放在王府門前的獅子基本上是石材雕刻的石獅子。
北京有的王府獅子本身看不出創作的時間,只能通過所依附的建筑的建造時間,或還獅子的形態藝術風格來推測。每個時代都有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這影響到建筑風格也同樣影響到其他領域,獅子的創作也不例外。縱向比較,從明朝到清朝,建筑從宏大雄偉到繁瑣綺麗的變化,在獅子的創作上同樣體現。明朝等早期的獅子雄厚有力,概括夸張;清朝等后期的獅子注重細部刻畫,失去了雄壯的特征,神態上也由兇悍守衛者的形象變成了哈巴狗的奴才相,這與清朝的等級制度也是分不開的。橫向比較,西方的獅子講究“形似”,身體比例符合解剖學,形態酷似真實的獅子;中國的獅子講究“神似”,運用夸張的手法夸大身體比例,不求真實的形態,但講究獅子威武的神態。
擺放獅子既有共性又有特性。共性為獅子擺設有著固定的位置,以人臉朝外為正面,在大門的左側為雄獅,腳底踩一繡球,表現獅子玩耍的習性;右側為雌獅,腳下撫一幼獅,體現母愛。樓慶西先生分析其中的原因可能跟中國傳統有關,雄雌的左右排列為昭穆之序。另外獅子都有裝飾,有座基。獅子的裝飾則體現在毛發、背部、尾巴,爪子以及所附帶的裝飾物像繡球、綬帶、纓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