玻璃鋼觀音雕塑的擺放注意事項
發布時間:2020-05-15點擊量:14
眾所周知,觀音菩薩又被稱作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而且與文殊菩薩、普賢菩薩并稱為“三大士”,又與阿彌陀佛、大勢至菩薩并稱為“西方三圣”。觀音銅像屬于雕塑種類的一種。觀音的形體、容貌和姿儀皆祥和、寧靜、端祥、莊嚴,適合放在寺廟中進行供奉,經雕刻人雕刻出各種造型,以護佑他人。
觀音菩薩,又作觀世音菩薩、觀自在菩薩、光世音菩薩等,從字面解釋就是“觀察(世間民眾的)聲音”的菩薩,是四大菩薩之一。在佛教中,他是西方過去極樂世界教主阿彌陀佛座下的上首菩薩,同大勢至菩薩一起,是阿彌陀佛身邊的脅侍菩薩,并稱“西方三圣”。觀音菩薩是從梵語的Avalokitesvara菩薩發展而來,漢語音譯“啊那婆婁吉低輸”、“阿縛盧極低濕伐羅”等,意譯為“光世音”。在中國,唐以前稱之為“觀世音菩薩”,后為避唐皇李世民諱,遂改為“觀音菩薩”。傳說阿彌陀佛為其父,大勢至菩薩為其弟。 《無量壽經》記載大勢至菩薩與觀音菩薩同為阿彌陀佛西方極樂凈土的候補佛。
其實,佛像擁有千般變化、萬般分身,并無性別之分,由于民間傳說觀音菩薩慈悲為懷,就好似一位慈母,久而久之也就經常被人們雕刻成或畫成女性的形象,同時也希望用母性的大愛來表達菩薩對蕓蕓眾生的慈悲之心。觀音菩薩慈悲心重,真正做到了不忍眾生苦,時刻不忘為眾生拔除痛苦而施予安樂的任務。經上說:“世間善男子、善女人,若有急難恐怖,但自歸命觀世音菩薩,無不得解脫者?!?因此,觀音菩薩以其平等、普遍、廣博的愛心,贏得了“戶戶觀世音”的信仰與尊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