奢華的生活用具--銅香爐
銅爐是中國明清時期最重要的文物門類之一,也是工藝美術史上的璀璨明珠??梢钥隙ǖ氖牵谇嚆~時代晚期,貴族的生活用具里,已經出現了銅爐。到了秦漢時期,鐵器被廣泛運用于生產工具和兵器制造,銅器鑄造更多用于奢華的陳設品和生活用具,這對銅香爐的發展起到推動的作用。
焚香習俗在我國有著悠久的歷史,古人焚香很多,所以香爐的用途很廣,最主要的有三種用處:第一,禮儀環境中用作熏衣。古代沒有香水,凡入朝覲見,或拜謁尊貴,必須將衣服熏香,方不失儀。直至清代晚期,西洋香料傳入,這種風氣才逐漸消失。第二,書齋里必備的文玩清供。古人讀書須焚香,可免除室內濁氣,刺激精神,保持心中愉悅,便于誦閱,有裨益于理解及記憶。第三,用于陵墓、寺廟及權勢之家燒香、拜佛、祭祖神。焚香用具早在東周時期就已經出現,漢唐隨著需求的增加,出現了由各種材料制作的香具。
元末明初隨著銅器鑄造業的迅速發展,原先其他材料的香爐,逐漸被銅香爐所取代。手爐是銅爐中的另一個重要分支,它的出現較香爐晚。手爐又稱“袖爐”、“捧爐”、“火籠”,是舊時宮廷乃至民間普遍使用的掌中取暖工具,多為銅制。同是用來取暖,而使用其物之人因年齡、性別、身份地位乃至所處地區、場合之不同,有著不同的使用方法。它們或放在桌案,或捧在手中,或藏于衣袖中,更有家人親朋圍爐團坐。
閨中小姐則隨身藏一小巧玲瓏、輕薄剔透之袖爐,爐內放一炭球,籠于袖中;手提爐者一般為書香門第的子弟,求學來去途中有暖爐相伴,以防手凍而難于操筆。明初至清中期是銅爐制作的巔峰階段,匠師們在長期過程中積累了精湛的技藝,形成了獨特的傳統,在中國工藝美術史上獨樹一幟。
同時,在各個歷史階段對銅爐工藝美術各有創造,這又為銅爐帶來了豐富的多樣性。這些表現高度工藝技巧水平的藝術作品,精巧得可以炫人心目,其美術價值,當時已受到充分重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