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時珍古代人物雕塑與本草綱目
發布時間:2020-11-22點擊量:18
李時珍是明代著名的醫學家,在后世尊稱為藥圣,我們經常在各大中醫院或者藥鋪門口看到李時珍古代人物雕塑,細心的人會發現,李時珍雕塑手中握著一本醫術本草綱目,這兩者有什么關系。
李時珍在數十年行醫以及閱讀古典醫籍的過程中,發現古代本草書中存在著不少錯誤,決心重新編纂一部本草書籍。1552年,李時珍著手開始編寫《本草綱目》,以《證類本草》為藍本,參考了800多部書籍,其間,從1565年起,多次離家外出考察,足跡遍及湖廣、江西、直隸許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許多疑難問題。經過27年的長期努力,于1578年完成《本草綱目》初稿,時年61歲。以后又經過10年三次修改,前后共計40年。
在這一時期,李時珍可以說是"行萬里路,讀萬卷書",努力工作,歷盡艱辛,終于成為一部有品位的巨著。為了繼承和學習前人的科學成果,李時珍在寫作前曾"讀了十年書而不離開家"。他不僅閱讀了各種《本草綱目》,還研究了591部被大量古代醫學書籍引用的古籍。
他克服了困難,爬上懸崖,面對懸崖,收集了許多標本,并通過實地研究糾正了書中的許多錯誤。經過27年的努力研究,黑發男子變成了白發,李時珍的青春被刻在《本草綱目》上。《本草綱目》有52卷,超過190萬字。該書將藥物分為16個部分和62個類別,包含1893種藥物。
《本草綱目》不僅為中國藥物學的發展作出了重大貢獻,而且對世界醫藥學、植物學、動物學、礦物學、化學的發展也產生了深遠的影響。《本草綱目》出版后,立即受到人們的歡迎,并在全國流行開來。隨著中外文化的交流,《本草綱目》已經引起了世界各國的關注。西方人稱它為東方醫學的杰作。李時珍對中國和世界文明的貢獻將與《本草綱目》一起載入史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