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教神像月老
發布時間:2019-10-31點擊量:47
在古代給人牽紅線的人被稱為月老,用現在的話來說就是煤人,而且現在好些地方興建了月老廟,許多想找到理想的另一半的人都會去月老廟燒香,求月老這位道教神像天賜良緣。
傳聞“月下老人”出自唐朝人李復言所著的《續幽怪錄》。說是杜陵人-韋固,啊,這是一媳婦迷,哈,一直都想呀,早點娶媳婦,可是呢,天不隨人愿,一直都沒找著合適的。貞觀二年,韋固要去清河,途中呢,住在宋城的南店,朋友得知他沒結婚,于是就給他介紹了潘司馬的女兒,并且約定好了。
第二天早上,在南店西邊的龍興寺門口,這韋固是媳婦迷呀,著急呀,好么,本來約的是早上,他到好,剛后半夜兒他就去了。赫,這天晚上天兒還挺好,大晴天,只見龍興寺門口有一個老頭,啊,倚著個布口袋,坐在臺階上,正借著天上的一輪明月,在那兒看書呢。韋固一看,赫,都這么大歲數了,還那么愛學習,我瞧瞧,這老爺子看什么書呢?結果他過去一看,哎喲,傻眼了,一個字都不認得。
于是就與這位老頭交談起來,問清楚他就是專門主管天下婚姻的。韋固這個媳婦迷趕緊讓老頭給牽個紅繩,結果老頭說早就給他牽好了。他去找到那個女孩,嫌棄人家滿臉麻子難看,出身還不好,就命仆人去殺了那女孩,結果被女孩的母親救下來,只刺中眉心。從那以后韋固繼續相親也沒成,直到十幾年后,他擔任了相州參軍,刺史欣賞他,把女兒許配給他。小姐貌美如花,可就是眉間總貼著一片花細,什么時間也不取下來,韋固好奇問清原因以后,原來小姐就是他命仆人刺殺的那個女孩。
從此以后兩人相親相愛,還把南店題名為“定婚店”。故事傳開以后,“月老”或者“月下老人”就成了媒人的代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