頤和園銅牛的意義
發(fā)布時間:2019-11-23點擊量:733
隨著現(xiàn)在社會的發(fā)展,越來越多的動物雕塑出現(xiàn)在了人們的視野當(dāng)中,成為了一座城市或景區(qū)的標志,并且具有很多象征意義。比如華爾街銅牛象征著股市牛氣沖天、深圳的拓荒牛是深圳開拓精神的象征,還有西方的銅牛刑等等。
頤和園的銅牛鑄造于清乾隆二十年,也就是1755年,鑄造精良、形象逼真,牛背上刻有乾隆手書《金牛銘》。頤和園銅牛主要用意是希望鎮(zhèn)水,防水災(zāi)。銅牛坐落在廓如亭北面的堤岸上,當(dāng)年乾隆皇帝將其點綴于此是希望它“永鎮(zhèn)悠水”,長久地降服洪水,給園林及附近百姓帶來無盡的祥福。
為了闡述建造銅牛的意義,乾隆皇帝特意撰寫了一首四言的銘文,用篆字書體鐫刻在銅牛的腹背上。其全文是:“夏禹治河,鐵牛傳頌,義重安瀾,后人景從。制寓剛戊,象取厚坤。蛟龍遠避,詎數(shù)鼉 (音馱,一種爬行動物)黿(音元,俗兒黿)。 (音灣)此昆明,潴流萬頃。金寫神牛,用鎮(zhèn)悠永。巴邱淮水,共貫同條。人稱漢武,我慕唐堯,瑞應(yīng)之符,逮于西海。敬茲降祥,乾隆乙亥。”
1860年,英法侵略軍攻入北京,侵占頤和園。鍍金銅牛身上的金箔,也成為他們搶的目標。后聽說這伙魔鬼還打算將銅牛運出頤和園化銅賣錢。民眾們趁天黑夜靜,潛入頤和園,將銅牛沉入湖底。由于人民的保護,銅牛才得以在昆明湖東岸,向游人展示。銅牛是頤和園昆明湖東岸邊一道獨特的人文景觀和藝術(shù)珍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