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音菩薩銅像的來歷
發布時間:2019-11-23點擊量:61
在眾多的諸多佛菩薩中,最出名的當屬觀音菩薩銅像了。男女老少,城市山村,無人不知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救苦救難。他的形象也深入人心,他一直都是一個慈眉善目,心地善良的女性形象,給人一種親和力。
相傳在五胡亂華的時代,北涼國國主沮渠蒙遜生了一場大病,群醫束手無策。就在這時,一名來自印度的名叫曇無讖的人,勸國主誠誦《華法經普門品》。沮渠蒙遜聽取了他的建議,誠心誠意的誦讀《華法經普門品》,不久竟真的不藥而愈了。自此以后,國主在國內廣弘《普門品》。在《普門品》里,有這樣一句話,如果眾生在受苦之時念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觀世音菩薩就能讓其得到解脫。
也有關于觀音菩薩的來歷的話語:《悲華經》中說,阿彌陀佛在過去生中,曾為轉輪王無諍念。阿彌陀佛有子一千,長子名叫不眴。不眴出家之時,在寶藏佛前發愿,如果眾生在遭受種種苦惱恐怖的時候,能夠憶念我,稱念我的名號,我就能幫他免除那些他所正在經受的種種痛苦煩惱。因此,寶藏佛為他授記并命名觀世音。由不空三藏譯出的密教《大樂金剛不空真實三昧耶經般若波羅蜜多理趣釋經》中,則認為無量壽佛(即阿彌陀佛)又名“得自性清凈法性如來”、“觀自在王如來”,只是他在西方清凈佛土中現佛身,在五濁惡世中現菩薩身。這里的觀點是認為阿彌陀佛就是觀音菩薩。
觀音菩薩銅像亦稱觀世音、觀自在、捻索、千光眼,既有不可思議的威神力,于過去無量劫中已然成佛,名為正法明如來。然以大悲愿力,以菩薩行廣度眾生。所以觀音菩薩早已成佛,之所以我們仍然叫他觀音菩薩是因為他要廣度眾生,便自降佛位,任為菩薩。這就是觀音菩薩的來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