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人物雕塑各個時代風格
我國古代人物雕塑起源較早,是我國傳統文化重要的組成部分。從有人類文明記載開始就有了雕塑藝術。總的來講古代雕塑的表現內容包括三個方面,皇權、宗教和民間。而每個時期都有其代表性的雕塑風格,這些都是當時的文化、政治、哲學思想的集中體現。
我們從原始人的洞窟里可以看到很多壁畫雕塑,人們將自己對空間的恐懼也表現在了銅雕塑上,因為當時的人們對大自然認知水平有限,他們對風雨雷電、地震洪荒有著出于本能的懼怕。因為對空間懷有恐懼,因此原始人們需要結伴同行來對付猛獸和突如其來的天災,于是就需要繁衍后代壯大族群。因此,原始人對生殖的崇拜也表現在了原始藝術上,在雕塑和壁畫中原始人們會展現他們的生殖欲望。人們對于原始宗教的崇拜也在原始藝術中有所展現。
秦俑的出現替代了活人陪葬制度,解救了很多奴隸。秦始皇統一中國,建立了專制統治國家之后,即利用雕塑藝術宣揚統一功業、顯示王權威嚴,從而使雕塑藝術取得了劃時代的輝煌成就,形成中國雕塑史上的第一個高峰。
始皇兵馬俑被稱為世界第八大奇跡,秦俑最大的特點就是它的寫實性,造型逼真、面貌各異,對人物表情的拿捏、細節裝飾的刻畫都讓人瞠目結舌、嘆為觀止,可謂形神兼備。秦始皇兵馬俑采用陶土燒制,一般采用模制加手工塑型的技術,分段成型,整體焙燒。這繁復的工藝流程充分表明秦代手工業的發達。我們看秦始皇陵兵馬俑,隊列整齊,陣容龐大,從中能窺見當時秦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以及強大的國力。所以,我們現在古代雕塑的價值并不只是停留在藝術欣賞上,雕塑背后的歷史能帶給觀眾更多的東西。
漢代的石雕藝術凝練質樸,大巧若拙,有著很強的寫意精神。霍去病墓石刻是中國紀念碑性雕塑的瑰寶,石刻雕塑作品構思巧妙,富有強烈的情感色彩,具有漢文化的典型性,意象宏大深沉。“在造型方面神態萬千,或動或靜,或躍或息,惟妙惟肖,生動傳神,無不蘊含著飽滿的生命氣息。
佛教造像是中國古代雕塑的重要題材之一。新疆地區是佛教傳入中國的第一站,留存了部分早期的泥塑造像,這是佛教造像藝術進入中國的見證。公元1-2世紀,也就是東漢時期,佛教造像藝術經南北兩路進入新疆地區,再經河西走廊進入中原。從魏晉南北朝到隋唐時期,山西大同云岡石窟、河南洛陽龍門石窟、甘肅永靖炳靈寺石窟、甘肅天水麥積山石窟、江蘇南京棲霞山石窟等大批石窟寺被開鑿。尤其敦煌的石刻壁畫,是我國重要的文化藝術遺產,它們是中國的文化、社會、政治制度與佛教文化融合的產物。